遭遇“下狗威 ”
“汪汪汪……”我还没有进院子,二叔公的狗就狂吠起来。
“我可是来帮助你们家的,你吠什么!”我心想,俗话说好狗不挡道,一条好狗怎么阻挡一个前来帮助你的人?
这是我任大村第一书记首次造访拟帮扶对象二叔公家的所遇。
我做事,喜欢从最难的地方开始,这是受我母亲的影响,从小养成先难后易,敢于碰刺头的习惯。
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村人。我小时候兄弟姐妹比较多,家景不富裕,为了帮家里分担压力,学习之余常跟着母亲到田地里干活。母亲干农活,喜欢由远及近,由重及轻,常教育我们道:“将难做的先做,才越来越轻松,越做越开心,越来越有信心。”
在来这里之前,为了解大村,我除了看村的“正史”,还特别搜了不少网上的 “野史”。有人写过一个题为《恶犬二狗公》的网帖,勾起了我的兴趣。此网文就是写二叔公与狗的故事,细数了这条恶犬的许多事件,提醒大家不要靠近二叔公家。从中获悉,二叔公和狗都不是好惹的。
我了解到,二叔公名叫罗成达,年到6旬孤寡一人,拟帮扶的原因登记显示为长期独居于危房。我决定从他家开始走访。
入户之后,这条恶犬竟然没有拴绳。我有点后悔没有听村干部和老队员的话要手拿一根打狗棒,如果真冲来,用来收拾它。
“一条狗,仗谁之势?”我有点发火,边大声喝住它,边死盯住它,下意识地蹲摸石头。这是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时候总结的经验。那狗也不敢冲过来,远远的在门边汪汪汪地吠。
“吃闭门羹,被狗追……”这绝不能成为我上任第一书记被村民们茶余饭后之谈资。我绝不能轻易离开,否则真成笑话了。
正在我进退两难时,屋里传出喝声“旺财!叫什么!”
原来这条恶犬叫“旺财”,感觉屋里传出的人声比这恶犬“吠”得还大。此时犬是安静了,但仍然对我虎视眈眈。
我对旺财这名字有点嗤之以鼻,暗想:“旺在哪里,主人那么穷,还不知道羞愧。”
“你好!我是新来的第一书记,今天来了解一下你家的情况!”我提高自己的声音。
“家里没有什么可了解的。”
“进你家里聊聊吧......”
“我这里不贫又不穷,到别家去吧......”
难道首次访贫真要吃闭门羹?我欲言又止。
“旺财,送客!”二叔公竟然狠狠地下了逐客令。
“汪,汪,汪……”恶犬旺财真听二叔公的话。
面对恶犬、二叔公的来势汹汹,我不得不屈服于如此“狗仗人势”……
“新作战计划”
我的脸真的要丢尽了。
是不是我操之过急,哪个环节没有弄清楚?我绝不能“输”了,我顶住恶犬狂吠和烈日的肆虐,远远观察了一下二叔公家周围。他虽然是位孤寡老人,但庭院处处却打扫得很干净。
这次入户失利,反而激起我的战斗意志。回到村委后,我反复思考所见所闻,二叔公应当不是想象中的恶,他显然有自己的特点,家虽贫穷,但打扫得干净利落,可判断他是比较爱干净的人,是有个性的人。
此后,我到二叔公家的遭遇,还真被村民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。不过,在谈资中,二叔公也成为负面舆论的“坏人”,什么“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”之类,都有人说他。
我是代表党组织来做扶贫工作的,不是来树敌的,不能因为工作一时无法开展而引起更多矛盾与困难,更不应给村民造成伤害。
我务必要解开这个锁,“明知人家有恶狗,偏向恶狗人家行”。
“二叔公人很倔,我们帮他协调五保户和危房改造名额,他连门都不给我们进。还说‘你才贫困户,你才五保户’。”从村支书罗支书这里,我才知道二叔公是一个有故事的人。
年轻的时候,他曾有妻子,还生有一子。有一次不知是什么原因,他夫妻俩吵得很凶,妻子就带着幼子,一去再无音讯。
从此,他性格怪异,家里一直保留着妻儿出走时的原貌。他曾经有10年左右在外闯荡,可能是去找妻儿,也可能是去工作,他也不和任何人诉说。回来之后,他就在家里长住,每天都要把庭院处处打扫一遍,一住20年,一扫20年。
“他妻子叫什么名字?他家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?”
作为一名公安干警,我对这种人员走失的事件比较敏感,于是向村干部与村民了解。
“这么久了,哪里还有什么人记得。也没有谁记得他老婆的名字,只知道姓覃,常叫她二嫂、二婶、二叔婆的。别说对他出走的妻儿不了解,村里人和他也没有什么交往,对他也不了解。”
“他一般在什么时间打扫卫生?”
“大概都在上午吧。”
二叔公的确有个性,我决心要打开他的家门,打开他的心扉,跟他做朋友。次日,我就组织所有村干部、工作队员召开会议,要求全村每日一小扫,每月一大扫。
其实,我是有目的的,目的就是安排我在二叔公家附近扫地,近距离侦察“敌情”。
遭遇“下狗威 ”之后的“短兵相接 ”,我作出了“新作战计划”。
“念经”怼“恶人恶狗”
我经常在他搞卫生的时候也“恰恰”打扫到他家附近,还故意大声地讲一些关于公安机关成功帮助群众寻找被拐卖、走失孩子的案例。
我留意到,二叔公对“找人”案例特有兴趣,有时会停下手中的活静静地听。我看其中有“戏”了,就会更加大谈特谈公安机关找人的“神”技术,说现在已经“神”到“没有什么秘密了”。
这样,大概用了大半个月左右,我天天都讲“案例故事”,就是不跟他打招呼。我像是观音菩萨在念经,用菩萨念经的诚心让他家紧闭的门自动打开。
我扫地了一个多月,我也“念经”了一个多月。
“念经” 如春风化雨
“心诚所致金石为开”。那一天,我在村委整理材料,没有想到二叔公竟然主动来到村委我的面前。
我非常欣喜,单独和他在办公室交谈。这次,我真正感受到“念经”就如春风化雨一样念到了他的心里,我近距离观察被“感化的人”——他虽然上了点年纪,但人很精神,着装朴素,但很干净……
“这里只有我和你,有什么需要我帮助,直说,我会竭尽所能帮助你。”
“我先向你道歉,那天没有见你,是我正在休息。”
“没事,我也有工作没有做好。”
“他们说,你是公安机关派下来的书记,我想请你帮找人。”
“说吧,找什么人?”
“事实上,我不算什么孤寡老人,我是有妻有儿的人。”
“那你的妻儿呢?”我装着不知道。
二叔公一五一十地将妻儿离去的原因告诉我。他曾经去亲家找过,但是连妻儿的面都没有见过,却被亲家兄弟暴打一顿,从此之后他不再敢踏上亲家的门。
“陆书记啊,我心里苦啊,我一等就等了30年,却等不来她的回心转意。上天是这么惩罚我的。”
我终于得知,他坚持不建新房,一直住老旧房,不是因为他真贫穷。他是一个有文化的人,妻儿出走后的前十年边工作边打听妻儿消息。为对儿子尽养育义务,他还久不久往岳父家寄钱,刚开始汇款都被退回,但他一直坚持,后来退的次数越来越少,近年来已经都不见退了。
他怕妻儿回来找不到人,辞去外面的工作在村里长住下来,过着极为平淡的生活。
“这么多年过去了,她可能已为人妇,但儿子要认我这个爹吧?”
“这是我心里最低的要求了,数十年过去,我对夫妻团聚已经不敢奢望,只是人老思儿啊。”
“恶狗”竟然也“讲政治”
和二叔公详谈后,我却被他感染了,他完全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再娶,但他没有,一心想着妻子会回心转意,苦等几十年,终身不再娶。
“有没有照片?哪里人?”我要了解掌握他妻儿的个人信息。
“家里还保留一张全家福,我回去拿来给你确认一下。”
“不用你跑来跑去,我到你家看吧。”我要“攻入”那个曾经让我狼狈不堪的门,深入他家里探个究竟。
一到他家,旺财看见我,毫无顾及主人脸面,以为我的到来会对它的主人不利,又汪汪汪地吠了起来。
“旺财,这是陆书记,来帮我们的,以后再也不得对他乱叫。”二叔公抚摸着狗头。
“旺财,以后认得我哟。”我赶紧向着这个强劲的“对手”示好地挥手。
登堂入室之后,眼前所有超出我的想象,虽然家什陈旧,但很整洁,厅堂之中一张大帆布盖住一个长型的物体,让我心里顿时忐忑。
因为农村有“创棺”的风俗,就是某个人在身体康健之时选黄道吉日打造一副棺材,以此护佑此人健康长寿,虽然做法有点迷信,但此风俗已经成为一种乡亲们的心理“疗药”。
“这么大块物件,放厅堂,不占地方?”
“没事,方便我用到。”
“方便你用?怎么用。”难不成还在里边睡觉?性格古怪的人,非我等常人能理解。
“这是跟我多年的车床。”
我忐忑不安的心一下放松了。二叔公是一个技术人才啊,他是有能力过上好生活的人。
“其实我从来不给别人进我家,不经旺财同意,没有谁能靠近。”
“现在农村危房改造,国家有补助,你不及时弄个新房子住住?”我说。
“一个人住什么房不一样?如果你能帮我找回妻儿,别说建新房,搞大工程我都愿意。”
“好,这事交给我来办。”
从此,我就把二叔公找妻儿的事当是自己的事来办。
人找得很顺利。当年他确实是被妻子的兄弟打过,但起初是他做了对不起妻子的事。夫妻俩都是倔驴,二叔公就认死理,岳父家也再也不去道歉,也不去找她。妻子覃氏放不下脸面,丈夫不来请,她也决不回家,就这样耗了30年。
一家人团圆的难点不在于去哪里找人,而是将两个心拉在一起。
为了让他们团聚,我又成为他们夫妻俩交流的“快递员”。跑二叔公家多了,旺财慢慢对我不再汪汪狂吠了,而是把我当作家人摇尾巴欢迎了。
“只要他亲自过来接,我一定回家。”覃氏表示。
“我算像是犯罪过着30年牢狱一样的生活,也够赎罪了吧!还要我去接?”二叔公又开始“怼”上了,坚持不去接。
没有办法,我开始从他们的儿子身上入手,了解到他们的儿子正在广东打工,想方设法获得了他的联系电话。
刚开始,连我都没有信心。这个做儿子的多年不联系父亲,看来也不是一个什么好东西。我思考数日,在一个夜晚终于打通了他的手机。
“那是他们两个人的事!”等我说明来意后,电话那一头“怼”了这句。
“你这个不孝之子,几十年不看望自己父亲,还大言不惭说是别人的事!”我忍不住大骂了。
“真是个混账的东西。等你想通了再给我回电!”说完我马上就挂了电话。
不用一周时间,我接到他们的儿子的电话。他使劲地向我道歉,说一个外人都这么关心他们家,自己却不懂事,荒废一家人多年幸福时光。
“你爸爸现在还住在你出生时候的房子里,他就是要等你们母子回家,真的很可怜。虽然他表面倔强,但他心是软的,更是暖的。”
“陆书记,要我怎么做,都听你的。”
有他这话,我就放心了,开始筹划他们一家人的团聚。
不久,他们一家团聚。之后,二叔公性情开朗了许多,话开始多起来,也爱和大家打招呼了。
“陆书记,不瞒你说,我还真不穷,我有不少存款。”他竟然从房间里拿出一堆专利证书,原来他早就用自己的多项专利技术赚钱了,说要在村里投资,帮助全村加快脱贫攻坚的步伐......
母子回来之后再也不走了。
“二叔公,你家的狗也‘讲政治’,不吠书记了?!”
我听到乡亲们和二叔公开着玩笑……哈、哈、哈……整个村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。(作者:贵港勤廉先进个人、驻港南区瓦塘镇大村第一书记、市交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 陆小军)